團結基金:公屋「上樓」時間料2年後降至4.5年

2024-05-03 00:00

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,建議提升資助出售單位比例。
團結香港基金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,建議提升資助出售單位比例。

團結香港基金昨發表香港房屋趨勢導航報告,形容本港目前正步入土地及房屋供應「收成期」,預測未來5年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年均落成量分別將達到約1.9萬及3.5萬伙,超過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,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亦預計持續回落,「上樓」時間有望於2026/27年度下降至4.5年,達成政府目標。基金倡政策重心應從「提量」轉向「提質」,並建議政府逐步提升公營房屋單位面積,及當中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。

基金總裁李正儀提醒,政府在制訂土地房屋策略時需更具前瞻性,不僅要集中資源,按部就班地繼續造地建屋,着力提升居住質素。

基金副總裁葉文祺預期,未來5年私人住宅供應將「先高後低」,展望2024至2028年,每年平均落成約19100個私人住宅單位,落成量較集中於首2年,均超過2萬個單位,其後逐漸回落至每年1.5萬至1.7萬個單位。

去年政府主導土地供應出現6次流標,但因私人土地儲備的發展潛力獲得釋放,其土地供應佔比從2018/19至2020/21年度的25%,上升為2021/22至2023/24年度的67%,抵銷部分流標的影響。
料年均3.5萬伙落成

公營房屋方面,展望2024/25至2028/29年度,每年平均落成約3.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,涉上年度公營房屋落成延誤比率下降,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將落成。基金倡政府可考慮先增加綠置居,如未來公屋輪候時間有效減低,建議再將建造公屋的土地撥至興建居屋。

關鍵字

最新回應

相關新聞

You are currently at: std.stheadline.com
Skip This Ads
close ad
close ad